close

undefined

村上村樹的書其實我看的並不多,好像只讀過《遇見100%的女孩》、《挪威的森林》兩部作品,

《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》薄薄的一本,我從架上抽出打算在圖書館閱畢就放回去,但最後還是把它借回來了。

也無其他原因,只不過想更緩慢的閱讀這本書。

《如果我們的語言是威士忌》講述的是村上村樹與夫人到蘇格蘭的旅行,途中他去了艾雷島、愛爾蘭等地。

書中大半的篇幅都脫離不了〝酒〞,旅行的記憶盈繞著濃濃的酒香,艾雷島的記憶大概是最讓我印象深刻的 一段吧。

艾雷島是一個相當小的島嶼,它位在蘇格蘭北側鄰近,到艾雷島的觀光客並不是很多,這裡的氣候對於一般觀光客來說也不是那麼有吸引力,島上更沒什麼稱得上觀光景點的地方。

不過這裡產製的威士忌非常有名,書中寫道「Islay and whisky come almost as smoothly off the tongue as Scotch and water.」說到艾雷島和威士忌,幾乎就像說到,蘇格蘭威士忌和水那樣流暢結合順口而出。

很多人千里迢迢來到這個島就是為了一嚐這島上的單一麥芽威士忌。

對這本書裡面描寫印象最深刻的不是威士忌,或許是因為我不黯品酒的緣故吧,所以酒並沒有在我心中產生太大的影響力。

我反而對艾雷島上的人文風光產生很大的興趣。

除了書中大篇幅佔領的照片外,文字對艾雷島的描繪也很吸引我,街道上雅致的房屋,每戶人家在牆壁漆上鮮明美麗的色彩,對釀造威士忌的人來說,一年之中六到九月這段時間,無事可做,

閒暇之餘就是替房子漆上新漆,所以島上的房子外牆的油漆總是嶄新的,一到了九月釀酒師傅們就會興高采烈地回到工作場所去,因為終於不用再漆油漆啦XD,

作者漫步在在艾雷島的街頭,雪白的海鷗迎著強烈的海風自在翱翔,偶爾擦身而過的人們,不論是老人、小孩都微笑著打招呼,空氣中不時會飄散著一股麥芽煮熟時的獨特氣味。

這裡的人們也跟這裡的威士忌一般,帶著一種獨特的性格,酒一般性格的人們,酒一般性格的鄉村。

 

「我們在葬禮時也喝威士忌。」當地人說。

在墓地下葬完畢後,艾雷島的人們會分發杯子,倒滿一杯本地產的威士忌,一口氣喝乾,除了暖身,他們會把杯在在石頭上敲碎,威士忌酒平也敲破,什麼也不留,就如人離開世間後甚麼也不帶走一般,這是當地的規矩。

作者說,「小孩生下來時,人們以威士忌舉杯慶賀。人死的時候,人們也以威士忌默默乾杯,這就是艾雷島。」

生以威士忌開始,死以威士忌結束。

讓我想到莊子的一死生之論,出生即是死亡,生是死的同類,死是生的開始,我們生來不帶一物,死後也不留片甲,艾雷島的居民大概也是這麼想的吧。

undefined

作者在愛爾蘭四處旅行,在愛爾蘭不僅威士忌,連啤酒也很美味,一但有機會他就會走進陌生的酒吧。

「這地方的酒吧到底有什麼樣的人,到底會端出甚麼樣的啤酒來?」作者說。

對他來說進到不同的酒吧,就像走進不同的森林,不同的森林,有不同的氣味。

這是另一段我印象深刻的部分,作者走進夜晚的酒吧,坐在櫃台邊啜飲布希密爾斯,

一名年約七十左右的男人,從酒吧外走進來,西裝打領,一點凌亂也沒有的整齊。

男人帶著疲憊的神情,站在櫃台邊,一隻手搭在櫃台上,酒保對上他眼光時,他從口袋中摸出幾個銅板排列在櫃台上,酒保會意似的露出一個簡潔的笑容為他送上一杯特拉莫爾‧杜,然後取走錢。

這彷彿進行過無數次的例行交易,在吵雜的酒吧中默默進行著。

男人在櫃台邊喝著威士忌,雖是獨自一人,他不同一般人,他沒轉過身,環顧店裡,只是自顧自地喝著他手中的那杯威士忌。

他不像是來找朋友也不像是來認識朋友,他一邊喝著不加滴水的威士忌,一邊像是在思索著什麼。

我確實相信並可以斷言。那就是,他是完全放鬆的,作者說。

進行到這裡,沒有任何言語,似乎在這吵雜的酒吧裡,男人與世隔絕,他切實地完全進入他真空自我的世界,一切喧囂都與他無關。

最後酒杯乾了,他朝作者送出一個禮貌地微笑,臉上是滿足的神色,適當的酒量,適時的飲盡,然後男人穿過人群縫隙,快步的走出店外。

這段讀起來是相當平靜的,甚至是無聲的,沒有言語的,卻對我造成很大的迴響。

生活很多時候壓得我們喘不過氣,現在很少人是能完全放鬆的,即使工作後回到家中,我們還是要想著明天的工作,有好多工作沒做完,我們總是在脫離職場後依然被工作追著跑。

但作者說,這個飲威士忌的男人,是完全放鬆的,彷彿將身心靈都脫於外物,只顧品嘗著眼前的那杯威士忌和隨意的發呆思考。

科技發達的世代,我們的確很缺乏這樣的放鬆,很難進入一個完全平靜無我的狀態,這也是這時代人類的悲哀。

車馬喧囂,路燈、霓虹燈照亮閃爍的街道,3C產品上不斷傳遞過來爆炸般的訊息,日益變遷的科技,我們奮力的追著生活快速的步伐,喘得跟不上時代的腳步。

或許我們也可以為自己找一個能讓自身完全放鬆的場所,找一件你愛的事。

 

 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暮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