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(野人)人間失格平面封(再版)72dpi.jpg

「世上最令人恐懼的,就是生氣的臉。什麼都好,只要讓他們笑就沒事了。因此,我努力扮演小丑取悅他們。」這是出自太宰治《人間失格》中的一段話,讀這本書時,心中頗有共鳴。


像是從來沒真的活過。

漸漸的活的像演出來的自己。

覺得這演出來的自己就是我。

完全忘記那不是我,但其實潛意識依然清楚那不是真我。

為什麼要放棄自我?因為社會就是這樣。

這跟自我意願完全無關,因為你很難避免及控制這樣的行為。

你可以說,不要管社會怎麼想,去活出自己想要的樣子啊。

書中主角曾說到「我在自己身上找不到所謂“人”的生活。我不知道什麼是飢餓,即使肚子餓了也感覺不到;我不了解人的行為模式,所以完全無法體會鄰居的痛苦。愈想愈混亂,最後只覺自己異於常人,終日被不安還有恐懼襲擊,和鄰居幾乎無法對話,也不知道該說什麼才好。」

所謂「人」的生活到底是什麼? 如果對所謂人之間的互動模式視而不見,真的有辦法在這個以常理來評斷他人價值的社會生存嗎?

其實這社會每個人多多少少都有點病,且都戴著面具生活著、交流著。

面具前的模樣是正常的,符合社會期待的。

這被我視為一種生存的手段,我們戴著面具演出,是怕被傷害,也是為尋求認同,但越是偽裝越是陷入痛苦,尤其是後者。

因為努力想讓自己融入,害怕別人異樣的眼光,害怕被世人孤立,害怕那生氣不解的面孔,害怕嘲諷的言語。

你說你不怕嗎?勇敢做自己嗎?這樣叫遺世而獨立?

恐怕還是會感到恐懼和痛苦吧,那就不是完全都不在乎了。

 

即使內心看穿、看透人類行為的愚蠢,或者根本不解,但為了融入大群體,尋求認同,不被排擠,

所以迫不得已戴上面具。

人就是這樣,你一旦選擇不融入大群體中,就注定當個邊緣人,

你以為邊緣人好當嗎?好過嗎?

你或許想邊緣人就邊緣人,又不會怎樣,實際上根本不是這麼一回事。

你不去招惹誰,自然有人會來找你麻煩,你還會發現很多時候你活著跟死了,你存在著跟不存在其實都沒差。

一個毫無生存意義的人,到底有什麼人生可言?

這在校園群體生活中更是赤裸裸的例子。

當你被霸凌的時候;當分組報告、作業的時候;當你需要與人合作的時候,

你就會發現,只要活著(除非你乾脆隱居不與人來往,但在現代社會是很難的)不然你絕對無法避免予人接觸,

若要與人相處的好,就勢必得融入他們,若不如此你依舊是孤獨的。


沒錯,這樣的想法的確負面到極點,但這也是我們現代人需要面對的問題,很多時候我們並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,或刻意忽略這個問題,

久而久之,這個問題就不將再是個問題,而變成一種理所當然的習慣、常態。

為了適應社會生存,所以必須戴上面具,這樣的面具並不是與生俱來就有的,在還不懂世故與世間險惡之前,我們根本不懂得隱藏自我,毫無保留的坦露,

那是從什麼時候,我們變得如此小心翼翼,活在面具後的世界呢?

大概是遭遇一些不解的現象,一些痛苦的經歷、了解世間的運行模式,漸漸地在不知不覺間,我們就走進這個苦難的坑裡了。

所以我認為作者是看透,且意識很清楚的知道這世間是怎麼樣,但卻無法避免的要迎合這個「人」的社會,事實上我們在走進這坑之後就渾渾噩噩的活著,就如前面所說,最後這樣的問題,社會的病,也變成不是問題,也非病。


我個人認為主角其實太過於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,也就是說他對自我要求很高,強迫自己去融入這個社會群體。

但事實上我們不可能做到完全符合每一個人的期待,所以因此感到痛苦。

我經常覺得做人很累,人生其實很苦,但清楚這個道理的我們依舊拼命的活著,所以漸漸地分出兩種人,

一種是即使痛苦依然選擇戴著面具拚命活下去的人,一種是選擇結束痛苦的人。

活著就是一種苦難,我想對作者而言是這樣吧,最後選擇放蕩、頹廢的人生,幾次走上死亡的道路,直至最後終於解脫。

這樣的他,在我們眼中,就是「人間失格」,一個放棄生命,浪費生命的人,根本不配為人,

對於他也是一種「人間失格」因為他根本不屬於這樣的世界,這樣格格不入的「人」類世界。

arrow
arrow

    暮惜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